怎麼做放療:全面解析放療流程與註意事項
放射治療(簡稱放療)是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之一,通過高能射線破壞癌細胞DNA,抑制腫瘤生長。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放療的精準度和安全性顯著提升。本文將結構化呈現放療的流程、注意事項及常見問題,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了解這一治療方式。
一、放療的基本流程

放療通常分為以下幾個階段,具體流程可能因醫院和病情略有差異:
| 階段 | 內容 | 注意事項 |
|---|---|---|
| 1. 初次評估 | 醫生根據影像學檢查(CT/MRI)和病理報告確定放療方案 | 需提供完整的病史和既往治療記錄 |
| 2. 體位固定 | 製作個性化固定模具(如熱塑膜),確保治療位置準確 | 治療期間需保持體位一致 |
| 3. 模擬定位 | 通過CT模擬機確定照射靶區和劑量分佈 | 皮膚標記需保持清晰,避免擦洗 |
| 4. 計劃設計 | 物理師設計劑量計劃,醫生審核 | 通常需3-5個工作日 |
| 5. 治療實施 | 每日1次,每週5天,持續2-8週 | 治療過程無痛,每次約10-30分鐘 |
二、放療的常見技術對比
不同放療技術適用於不同腫瘤類型,以下是主流技術的特點:
| 技術名稱 | 適用症狀 | 優勢 | 局限性 |
|---|---|---|---|
| 三維適形放療(3D-CRT) | 常見實體瘤(如肺癌、前列腺癌) | 精准定位,減少正常組織損傷 | 對移動器官(如肺、肝)效果有限 |
| 調強放療(IMRT) | 頭頸部腫瘤、複雜形狀腫瘤 | 劑量分佈更均勻 | 治療時間較長 |
| 立體定向放療(SBRT) | 早期肺癌、腦轉移瘤 | 單次高劑量,療程短 | 僅適用於小體積腫瘤 |
三、放療期間的注意事項
1.皮膚護理:照射區域避免摩擦,使用溫和清潔劑,禁用化妝品或刺激性藥物。
2.營養支持:高蛋白飲食有助於修復受損組織,若出現口腔潰瘍可選用流質食物。
3.副作用管理:疲勞、噁心為常見反應,需及時與醫療團隊溝通調整方案。
4.定期復查:治療後需按醫囑複查血常規、影像學等,監測療效和遠期反應。
四、患者常見問題解答
| 問題 | 解答 |
|---|---|
| 放療後是否具有放射性? | 體外放療不會使患者帶有放射性,內照射治療需短期隔離 |
| 放療和化療能否同步進行? | 部分癌症(如鼻咽癌)可採用同步放化療,但副作用可能加重 |
| 兒童能否接受放療? | 需謹慎評估,優先選擇質子治療等對正常組織損傷小的技術 |
結語
放療作為癌症綜合治療的核心手段之一,其技術發展顯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。患者應充分了解治療流程,積極配合醫生,同時關注身心調養。如需進一步個性化諮詢,建議聯繫腫瘤專科醫院獲取詳細方案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