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購房者起訴鏈家:中介隱瞞房屋抵押信息導致交易失敗
近日,一則關於深圳購房者起訴鏈家地產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。據媒體報導,一名購房者在通過鏈家購買二手房時,因中介隱瞞房屋抵押信息,導致交易失敗並遭受經濟損失。該事件再次將房產中介行業的誠信問題推上風口浪尖。
事件背景
2023年10月,深圳購房者張某通過鏈家地產看中一套位於南山區的二手房,並與鏈家簽訂居間服務合同。然而,在支付定金後,張某發現該房產存在高額抵押貸款,且鏈家經紀人未在交易前如實告知這一關鍵信息。由於抵押金額遠超張某的承受能力,交易最終失敗,張某因此損失定金及中介費用。
行業亂像數據統計
問題類型 | 佔比 | 典型案例 |
---|---|---|
隱瞞房屋瑕疵 | 32% | 漏水、結構問題等 |
虛報房屋面積 | 25% | 公攤面積爭議 |
隱瞞抵押信息 | 18% | 本案類似情況 |
虛假房源信息 | 15% | 低價吸引客戶 |
其他違規行為 | 10% | 陰陽合同等 |
法律專家解讀
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房產律師李某某表示:"根據《民法典》和《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》,中介機構有義務如實披露房屋的重要信息,包括抵押情況。隱瞞抵押信息可能導致合同無效,中介方需承擔相應法律責任。"
李律師進一步指出,購房者在類似糾紛中可主張以下權利:
1. 要求退還已支付的中介服務費
2. 主張定金返還
3. 要求賠償因此產生的其他損失
4. 向住建部門投訴舉報
消費者維權建議
針對此類糾紛,專業人士給出以下建議:
步驟 | 具體措施 | 注意事項 |
---|---|---|
第一步 | 收集證據 | 保存聊天記錄、合同等 |
第二步 | 協商解決 | 通過正規渠道與中介溝通 |
第三步 | 行政投訴 | 向住建部門投訴 |
第四步 | 司法途徑 | 必要時提起訴訟 |
行業監管加強
近期,多地住建部門已加強對房產中介的監管力度。深圳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重點查處以下違規行為:
1. 隱瞞影響房屋交易的重要信息
2. 誘導簽訂"陰陽合同"
3. 違規收取"茶水費"等額外費用
4. 發布虛假房源信息
數據顯示,2023年第三季度,深圳共查處房產中介違規案例87起,較去年同期增長35%。
鏈家回應
針對此次事件,鏈家地產發表聲明稱:"公司高度重視客戶反饋,已成立專項小組調查此事。若查實存在經紀人違規行為,將嚴肅處理並積極配合客戶解決問題。鏈家一直堅持'透明交易'原則,將持續加強經紀人培訓和管理。"
購房者警示
此事件再次提醒購房者:
1. 交易前務必核實房屋抵押狀況
2. 可要求中介提供房屋產權調查報告
3. 謹慎支付大額定金
4. 選擇信譽良好的中介機構
業內專家預計,隨著房地產市場監管趨嚴,類似糾紛將得到更多關注,行業規範有望進一步完善。
查看詳情
查看詳情